去年以来,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网格联动中心共分流非警务类警情52 万余起,110 呼入量同比下降33.2%,通过联动处置各类事故250 起,各类安全隐患850 余起,相关职能部门响应时间平均缩短40%,通过网格巡查汇聚公安内外各类数据6000 万条,依托这些数据,分析碰撞并抓获在逃人员8 名。
一连串数字的背后,是吴江公安深度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体系的结果。近年来,吴江区公安局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,抓住吴江区作为省、市两级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机制建设试点区的机遇,结合镇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融合推进,聚焦“网格、网络、联动”三个关键词,将公安要素嵌入网格,数据信息融合网络,以每个网格的小平安,支撑保障了社会的大稳定。
网格警务破题增效日趋成熟
2016 年底,吴江区建设了省内第一家社会综合治理联动中心,从重构基层网格入手,推进社会治理共治善治。
“中心的运行,及时满足了民生诉求。”吴江区社会综合治理联动指挥中心主任汪晓东介绍,大量非警务类警情因此得到分流。2017 年,联动指挥中心整合24 条政府服务热线,分流非警务类警情52 万件,减少了28.8%的处警量。
在运行中,吴江公安发现,如果仅仅依靠联动中心,仍然不能有效发现并及时解决社会治理涉及的安全生产、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问题,强化社会治理,光有被动受理不够,还要主动巡查发现问题。
网格应运而生。吴江区按照涵盖居民300 户到500 户,人口1000 人到1500 人的标准,统一划分了899 个基础网格,组建了1299 人的巡查队伍,将7 大类184 小类工作内容纳入网格巡查。在此基础上,按照每格80 个生产型企业,又划分了160 个专业网格与基础网格叠加融合,并配备320 名专业网格巡查员入企开展安全巡查工作。
今年5 月,网格员张明华发现某工厂有偷排废水的情况,便立即上报至联动指挥平台。随后,公安机关及时响应,发现该厂车间违法渗排重金属超标的废水,并抓获涉嫌污染环境的犯罪嫌疑人。
深化社会治理网格化联动机制建设,让社区警务工作更加精细高效。尝到了网格警务的甜头后,吴江公安进一步通过平台搭建、跨网融合、机制建设来打通网格联动的业务流、数据流、勤务流。
“网格、网络、联动”促进“多员融合”
今年4 月,围绕“打防管控服”前端治理工作需要,吴江公安梳理出三大类34 项公安项目清单向网格嵌入,由网格员和公安辅警,通过“分时错时、倒休换休”弹性工作制,共同做好相关工作。
“公安要素嵌入网格,有力延伸了基层警务工作的触角,这项举措的实施,相当于为公安机关增加了一千多名警力。”吴江区副区长、公安局局长马景亮说。通过制度的明确和考核的监督,吴江公安进一步理顺社区民警、辅警、网格员、志愿力量之间的关系,实现“多员融合”。